近日,由我國清華大學馮鵬教授提出的“ISO/NP23930纖維增強塑料——FRP拉擠型材全截面壓縮試驗”國際標準項目提案獲正式立項,這是復合材料領域第一個由我國提案并主導制訂的國際標準項目。該項目經全國纖維增強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9)提議,由ISO/TC61/SC13國內對口單位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報請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同意,清華大學于2018年9月首次向國際標準化組織/增強纖維和復合材料技術委員會(ISO/TC61/SC13)申請立項,通過2018年日本埼玉會議初次提案、2019年中國成都會議工作報告的兩輪答辨以及ISO/TC61/SC13成員國投票,得到各成員國的支持,正式立項。馮鵬教授將擔任該項目的負責人,聯合德國、法國、意大利、韓國和捷克等國的專家共同完成該國際標準的制訂。
FRP拉擠型材是通過連續牽拉將纖維增強材料與熱固性樹脂基體從確定幾何形狀的加熱模具中擠出固化而成的制品,是制造復合材料構配件和建造復合材料結構中的重要結構類產品。這種連續的生產工藝采用縱向和橫向纖維增強,生產效率高、性能穩定,為復合材料工程的設計和制造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靈活性。
FRP拉擠型材設計承載能力由材料性能和截面幾何參數決定,通過這些參數的設計可以對耦合荷載作用下的構件進行結構和承載力設計。該測試方法目的是提出一種綜合反映拉擠型材截面性能的測試方法。由于FRP拉擠型材具有各向異性和非均勻性,纖維和樹脂在截面中的分布并不均勻,加上微孔隙、微裂縫等初始缺陷的影響,會使截面中各部分的材料力學性能存在差別。而常規的材性試驗無法考慮截面的不均勻性,無法對整個截面的性能進行評價,材料試驗的結果并不能準確反映構件的承載能力。此外,與均質的鋼構件的焊接接頭不同,FRP拉擠型材連接處的斷裂無法通過材料試驗或設計方程進行預測。因此提出全尺寸截面的壓縮試驗,著重于通過短柱試件全截面的壓縮試驗來評價拉擠型材等效縱向抗壓強度,以評估包括元件和連接件在內的整個截面的等效性能,也為以后開展全截面試驗確定整體和局部屈曲臨界應力的研究提供支持。
該測試方法是在清華大學等單位在大量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的,已在我國國家標準《結構用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拉擠型材》GB/T 31539和CECS標準《復合材料拉擠型材結構技術規程》中采用。此次推廣到ISO國際標準中,充分體現了我國復合材料技術領域的實力提升,并標志著我國開始發揮引領作用。
圖1 各種FRP拉擠型材
圖2 我國建造的FRP拉擠型材橋梁
圖3 馮鵬教授被指定擔任項目負責人